短切玻璃纤维批发
玻璃纤维行业的现状及前景
玻璃纤维是非常好的金属材料替代材料,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,玻璃纤维成为建筑、交通、电子、电气、化工、冶金、环境保护、国防等行业必不可少的原材料。由于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,因此,玻璃纤维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。全球玻纤生产消费大国主要是美国、欧洲、日本等发达国家,其人均玻纤消费量较高。欧洲仍然是玻璃纤维消费的地区,用量占全球总用量的35%。 中国玻璃纤维行业近几年的快速发展,动力来自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的拉动。国际市场的扩大,既有总需求增长的因素,也有来自国际企业前期因利润率较低退出行业后,给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留下的发展空间;而国内市场的增长,则是来自下游消费行业的快速发展。中国玻璃纤维经过了50多年的发展,已经颇具规模。 2006年,全国累计生产玻璃纤维纱116.07万吨,同比增长22.18%。其中:池窑产量89.12万吨,占生产总量的76.79%。玻璃纤维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.5%,比2005年同期增长2.8个百分点,库存量减少。2006年企业主营业务成本高达237.44亿元,同比增长30.84%。企业克服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,实现利润水平又创新高。2006年,行业实现利润总额25.66亿元,同比增长39.65%;实现利税总额36.85亿元,同比增长43.53%。2006年,中国玻璃纤维行业出口创汇11.8亿美元,实现贸易顺差4.51亿美元,累计出口玻璃纤维及制品79.01万吨,同比增长38.9%。 2007年1-11月,中国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7,624,527千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8.07%;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6,565,839千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8.22%;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,541,052千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1.08%。
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,中国玻纤出口形势非常严峻,在国际经济形势不景气、当前呈现供大于求的时期,有条件有必要加快开发应用玻纤行业的下游产品,以顺应当前国策。重视国内对玻纤纱需求,扩大内需,保持国内经济持续发展。
长远来看,中东、亚太基础设施的加强和改造,对玻纤需求增加了很大的数量,随着全球在玻纤改性塑料、运动器材、航空航天等方面对玻纤的需求不断增长,玻纤行业前景仍然乐观。另外玻纤的应用领域又扩展到风电市场,这可能是玻纤未来发展的一个亮点。能源危机促使各国寻求新能源,风能成为近年来关注的一个焦点,中国在风电领域也开始加大力度投资。到2020年,国内在风力发电领域将投资3500亿元,其中,20%(即700亿元)左右的领域需要使用玻纤(如风机叶片等方面)。这对中国玻纤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市场。
短切玻璃纤维生产、短切玻璃纤维厂家、短切玻璃纤维生产厂家、短切玻璃纤维价格、短切玻璃纤维报价、短切玻璃纤维厂、短切玻璃纤维销售、短切玻璃纤维供应、短切玻璃纤维求购、短切玻璃纤维批发、短切玻璃纤维购买
璃纤维 - 特性,原料及其应用玻璃纤维比有机纤维耐温高,不燃,抗腐,隔热、隔音性好(特别是玻璃棉),抗拉强度高,电绝缘性好(如无碱玻璃纤维)。但性脆,耐磨性较差。玻璃纤维主要用作电绝缘材料,工业过滤材料,防腐、 防潮、 隔热、隔音、减震材料。还可作为增强材料,用来制造增强塑料(见彩图)或增强橡胶、增强石膏和增强水泥等制品。用有机材料被覆玻璃纤维可提高其柔韧性,用以制成包装布、窗纱、贴墙布、覆盖布、防护服和绝电、隔音材料。
生产玻璃纤维的主要原料是:石英砂、氧化铝和叶蜡石、石灰石、白云石、硼酸、纯碱、芒硝、萤石等。生产方法大致分两类:一类是将熔融玻璃直接制成纤维;一类是将熔融玻璃先制成直径20mm的玻璃球或棒,再以多种方式加热重熔后制成直径为 3~80μm的甚细纤维。通过铂合金板以机械拉丝方法拉制的无限长的纤维,称为连续玻璃纤维,通称长纤维。通过辊筒或气流制成的非连续纤维,称为定长玻璃纤维,通称短纤维。借离心力或高速气流制成的细、短、絮状纤维,称为玻璃棉。玻璃纤维经加工,可制成多种形态的制品,如纱、无捻粗纱、短切原丝、布、带、毡、板、管等。
玻璃纤维按组成、性质和用途,分为不同的级别。按标准级规定(见表),E级玻璃纤维使用最普遍,广泛用于电绝缘材料;S级为特殊纤维,虽然产量小,但很重要,因具有超强度,主要用于军事防御,如防弹箱等;C级比E级更具耐化学性,用于电池隔离板、化学滤毒器;A级为碱性玻璃纤维,用于生产增强材料。 玻璃纤维的分类方法很多。一般可从玻璃原料成分、单丝直径、纤维外观、生产方法及纤维特性等方面进行分类。